新闻动态
2024汽车工程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分析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慢慢的提升,包括面向高级别无人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网联技术高速通信技术、车用存算一体芯片等,将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汽车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企开启了持续的“价格战”,对市场和产业影响深远。价格战将加速优胜劣汰,促进产业格局加快调整。
汽车工程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汽车工程是工程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汽车的制造、设计、机械机构和操作。它是运载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涵盖了机械、电气、电子、软件和安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成分。汽车工程的应用场景范围广泛,包括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卡车等及其各自的工程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操作,还包括车辆的改装。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国内整车销量达2597万辆,同比增长5.9%。新能源汽车市场蒸蒸日上,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0%。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汽车工程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显示:
汽车制造业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一方面,传统车企如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凭借在燃油车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继续在汽车市场中占了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新兴造车势力如比亚迪、特斯拉等则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市场策略,实现了快速崛起。
中外企业围绕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展开了多种合作,本质上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一方面,跨国车企可借助中方已有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及供应链体系,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进程,提升在华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势力企业借助跨国车企的品牌优势、制造和技术优势、国际化渠道和经验,更快实现全球市场布局。
国务院、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提高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等。这些政策旨在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推动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节能的特点,成为了市场的新宠。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慢慢的提升,包括面向高级别无人驾驶的超级人工智能、网联技术高速通信技术、车用存算一体芯片等,将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
在实现“双碳”的大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是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最佳方式。发展新能源汽车也一定要通过轻量化来提升其续航能力。汽车制造业面临着结构性过剩压力的挑战。新兴造车势力因产能不足而迅速扩张,而传统车企则在油电切换的大背景下,面临着燃油车产能闲置和转型的双重压力。
综上所述,汽车工程行业市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呈现出新能源化、智能化、轻量化和电动化等特点。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的逐步扩大,汽车工程行业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汽车工程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要一直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来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升公司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汽车工程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