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回转窑油路电极棒加热器恒压控温电路设计

更新时间  2025-01-30 来源:荣誉资质

  回转窑油路电极棒加热器 恒压控温电路设计 张宇 (中钢集团吉林铁合佥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中国 132002) 摘要该设计采用可控硅调压恒温控制加热器电路设计。可控硅温度调节装置适用于各种需要 频繁调节温度的场合。随着电子器件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成熟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使其逐步替代笨重的 调压器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可以多种多样,本电路的设计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线路 更简单更可靠。 关键词加热器恒温可控硅调压简单可靠 前言 在实际在做的工作和科研中,许多实验均需要 用加热器来加热实验对象,使其达到并保持 某一设定温度,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对象的 温度有时要一直地调节。常用的调节方法 有继电式调温、调压器调压调温和电子式 (多用可控硅)调压调温等几种。继电式调 温依靠继电器的频繁切换来保持温度,它的 温度调节比较粗略,响声大,常规使用的寿命低。 调压法调压的特点是对电网电压影响小,但 比较笨重,调节粗糙。而可控硅调压调温的 特点是体积小,无噪声、调节方便,但它对 电网会产生一定影响,适用于科研实验等小 功率加热器,本文将对利用可控硅设计的恒 温控制电路做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1可控硅恒压控温原理 加热器的温度控制电路结构如下图所 不: 图1加热器的温度控制电路结构图 上图中,ut为220V电压;Uz为可调的 交流电压;UT为反馈给移相控制电路的温度 电信号:U’t为温度传感器传输给测温仪的 温度电信号;u。为温度调节给定电压;ux为 移相电路的输入电压;U。为可控硅触发电 路的移相电压;a(电压信号)为可控硅的移 相触发信号,它受u。控制。整个电路可分 成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测量显示电路三大部 分。 2温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2.1主电路如下图所示:

  笠22昼全垦丛金垒堂垄生目隧金监塞苤 :!堕: 圈2主电路图 图中,sCRl和ScR2为2只反向并联的 单向可控硅,其中gl、&为它的控制极; Rc为阻容吸收电路,以吸收可控硅在关断 瞬问所产生的冲击电压;加热器内装有温度 传感器,常用的传感器是热电偶,温度传感 器的选用与加热器的工作时候的温度有关,当工作 温度较低时,也可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感温元 件。2只可控硅分别在电源的正半波和负半 波轮流导通。加热器两端的电压受可控硅触 发角Q的控制。经过控制加在可控硅控制极 .触发脉冲的触发时刻(d的大小)就可以实现 加热器的功率或温度的调节。当Q增大时, U2降低。加热器功率下降,温度降低;反 之,则温度上升。 2.1.1带电阻性负载 图2中为电阻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图中的晶闸管sCRl和scR2也可以用一个 双向晶闸管代替。在交流电源U。的正半周 和负半周。分别对scRl和scR2的开通角伍 来控制就能调节输出电压。正负半周n 起始时刻(归0)均为电压过零时刻,稳态 时,正负半周的伍相等。又因负载电压波形 是电源电压波形的一部分,负载电流(也即 电源电流)和负载电压的波形相同,因此通 过触发延迟角a的变化就可实现输出电压的 控制。 2.1.2计算与分析 负载电压有效值: 玑=拦r(√弛sin硼2d(口)=“怯sin撕+等 故移相范围为O≤伍≤丌。脚时,输出 电压为最大, u庐u1。随着缸的增大,uo 降低,当归Ⅱ时,U瑚。 负载电流有效值: L=鲁 晶闸管电流有效值: ‘=怯rc亟产,2一㈥专店岛竺+警, 功率因数: 五=;=器考=怯缸n撕+等 sul厶q、『功 石旺:o时,功率因数九=l,q增大,输入 电流滞后于电压且畸变,九降低。 2.2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如下图所示:

  :!堑: 釜!!鱼垒垦丛佥垒茔盔盟盐金鱼塞苤 V处F vs斗 /Q2 1。U KI rvll q2旦—驰 《口, Ql三一、越L一 黼H9生幽b Lq2旦橙 北l湖一 ∞q拦毒lL_一 图4触发电路图 图中TcA785是温控触发电路的专用芯 片;Nl、N2为功率放大三极管(或VM0s 管);T.、Tz为隔离变压器:脉冲输出端 (gt、k。)和(g。、kz)分别接在主电路可 控硅ScR.、sc&的控制极和阴极。 TcA785的16脚接电源的正极(+15 V)i 1脚接电源的负极(GND):11脚为移 相控制脚,它通过电阻R16连接到移相控制 输出端;5脚为同步信号输入端;14、15脚 为两路互差180的触发脉冲输出脚;9、lO脚 为脉冲宽度调整角,9脚接电阻(R,。+‰, 一Ee 10脚接电容c4。脉宽与(R,。+&),c;成正 比;12脚为芯片内部扫描斜率调整脚,其扫 描的斜率可通过调节外接的电容c,得以调 整。只要控制移相电压u。就能控制u。的大 小,也即控制加热器的温度。脉冲宽度一般 控制在2 ms左右。变压器TJ、k的变比取 决于电源E的高低。其副边输出脉冲的幅值 为3~5 V,当Ec=15 V时,变比3:1是 适当的。R。s是功放电路的电流限阻。 2.3移相控制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5移相控制电路图 图1中ug为温度给定信号,UT为加热 器的实际温度信号;A,、Az采用温漂较小 的运算放大器。为了使加热器达到恒温控制 的要求,整个移相控制电路由比较电路、PI 调节控制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组成。RP2为 Ua 放大比例调整电位器。由于触发电路的工作 电压为15 V,放大倍数应满足U。的调节范 围在0~+15 v,放大倍数过大,则调节过 粗,调节的手感也较差;放大倍数过小,则 会造成u a的调节范围过小,达不到设计所

  笠22昼全国丛全垒芏:奎堑过金逢塞苤 :!丝: 要求的调节范围。全电阻Rl、R2根据工 作电源的电压和热电偶的输出电压而定。 R3、R7的设置是为避免移相电路的调 节范围超出V11(移相控制脚)所要求的 调节范围,以免引起脉冲的丢失。 当电路调试好后,移相电压u。受给 定电压U。的控制,并成线性关系。由于 采用了无静差的PI调节电路,加热器的 温度在环境变化自然缓慢的情况下将非 常稳定。当然,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如 突然开启炉门等)时,由于热惯性的存 在,调节到设定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另 外,温度显示可采用与热电偶配套的温度 数显仪表。 3结语 本论文的完成是我在助理工程师工作 过程中的一段重要的人生体验,在写作的过 程中,我查阅与收集了部分电力电子技术方 面的书籍,了解了可控硅是怎样的应用和如 何进行调试的,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 础,虽然此设计已经应用到实际生产的全部过程 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仍然觉得 此设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可以在今 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在这里我要向电气工 段长给予技术性指导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向 分厂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帮助和关心表示最 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