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货实拍

发货实拍

纳百川毛利率持续下滑不见底:增收不增利产能利用率也骤降

更新时间  2025-03-18 来源:发货实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火热,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企业争先恐后向A股及H股递表,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就是这里面之一。

  2023年9月27日,纳百川递表创业板,保荐人为浙商证券。近日,公司更新了招股书,持续冲刺。

  公司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这类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

  招股书介绍,公司于2011年启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产品立项,2012年至2015年与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开发,2015年以来建立并保持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2年在电池液冷板领域独家与宁德时代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的电池液冷板产品于2015年得到实车应用验证,2016年即成功配套上汽大众国内首款新能源汽车。

  纳百川服务于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咤汽车、零跑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汽荣威、东风日产、奔驰、大众、奇瑞汽车、赛力斯等多家主机厂,近几年启动开发任务并完成PPAP程序交付的产品项目数量超300余项,完成适配车型超200余款。截至报告期末,企业具有19项发明专利、166项实用新型专利。

  财务数据层面,2021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20亿元、10.31亿元、11.36亿元和9.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9.20万元、1.13亿元、9825.49万元和4507.93万元。

  显然,2023年纳百川呈现了“增收不增利”窘境,且公司在2022年营收大幅度增长后,也出现了放缓现象。

  同一时期,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毛利率分别是23.22%、22.00%、19.43%、16.19%,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毛利率下滑了7.03个百分点,其相当惨烈。

  纳百川表示,2022年度由于公司为巩固市场地位而采取积极的定价策略,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1年度略有下降。2023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相比来说较低,除因公司定价策略影响、模具销售占比下降外,电池箱体开始步入市场推广,但因尚未实现规模效应而导致当年毛利率为负,从而拉低了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2024年1-9月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3年度会降低,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定价策略影响、原材料价格上升、滁州生产基地产能处于爬坡阶段规模效应尚未显现等因素所致。

  更具体来看,占公司营收比重超过八成的电池液冷板业务毛利率,由2021年的22.44%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2.18%。

  公司对此解释,2024年1-9月,电池液冷板毛利率由2023年度的18.83%下降至12.18%,根本原因系:1,随着本期尺寸规格较大产品的销售占比增加,以及主要原材料铝材的市场行情报价有所增长,电池液冷板的单位成本上升了7.89%,销售单价因公司采取积极的定价策略及产品价格调整未随单位成本同比例上升;2销售结构变动,2024年1-9月公司储能领域销售规模增长较快,销售占比提升,储能产品毛利率低于动力电池产品,拉低了公司电池液冷板整体毛利率水平;3,2023年以来,发行人滁州生产基地部分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整体产能增长较快,产能利用目前正处于爬坡阶段,新建产能的磨合、折旧摊销及经营成本开支的增长导致产品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

  从产能角度来看,也很不乐观。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81%、102.11%、83.41%和70.56%。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宁德时代一直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除向宁德时代直接销售外,公司主要客户中宁德凯利、宁德聚能、浙江敏盛系电池箱体生产企业,其向公司采购电池液冷板后与电池箱体进行组装,最终销往宁德时代,公司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对宁德时代供应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50.33%、53.73%、48.94%、46.25%。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纳百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48亿元、3.23亿元、3.82亿元、4.41亿元,占总资产的占比分别是30.31%、25.52%、25.06%、27.63%;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50.27%、33.00%、35.44%、51.01%,比例较高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较快,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是3.12次、3.61次、3.22次、2.22次,对应的周转天数为117天、101天、113天、122天。

  随着汽车业的周期性爆发,其所要求的关联产业的研发能力也慢慢变得强,这也成为当前以及未来竞争的核心所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422.65万元、3406.96万元、4394.05万元、3636.2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6%、3.30%、3.87%、3.98%,虽然研发费用在不断的提高,但公司整体仍弱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4.66%、4.84%、4.74%和4.25%。

  针对此次上市,纳百川计划募集资金8.29亿元,其中5.79亿元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1亿元用于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以及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港湾财经出品)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吉利汽车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汽集团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城汽车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零跑汽车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赛力斯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汽集团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